經(jīng)常頭痛 可能是壓力過大的精神緊張導致 但也有可能——是頸椎問題發(fā)出的信號 如果你經(jīng)常感受到后腦勺及耳后部酸痛或悶脹,有時疼痛部位甚至擴展到前額、頂部和頸部,那就需要警惕可能是”頸源性頭痛”。 頸源性頭痛,大家可能有點陌生。其實它就是因頸部疾患導致的頭痛,主要由頸椎或頸部肌肉、軟骨等軟組織的病損引起的。 01 為什么會得頸源性頭痛? 以下這幾種情況,有你的日常嗎 你是否經(jīng)常手機、平板不離手? 你是否感覺脖子僵硬、活動困難? 你是否每日長時間伏案工作? 不難看出,以上這三種情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:長時間低頭,這就是引發(fā)頸源性頭痛的罪魁禍首。 近年來“低頭族”、“手機族”和“久坐族”越來越多,頸源性頭痛發(fā)病率也在逐年增高,白領(lǐng)、司機、學生等群體成為了典型的高發(fā)人群。 02 為什么頸部疾患會頭痛? 頭痛,可能不單單是頭的問題 過去,人們往往認為頭痛是頭部的神經(jīng)和血管出了問題造成的,而沒有重視頸部的原因。其實,大多數(shù)頭痛可能是由于頸椎問題造成的。要解釋這個疑惑,就得從頸部整體結(jié)構(gòu)講起。 頸椎由7塊頸椎骨縱向構(gòu)成,呈前凸后凹的C字形,負責起支撐頭部的作用。頸椎周圍的頸部肌肉,肩部肌肉和背部肌肉,負責起牽拉頭部的作用。 當我們低頭時,壓力集中到頸椎間盤前方,頸椎間盤被擠壓。同時頸部肌肉,肩部肌肉和背部肌肉,則負責牽拉著我們的頭部。長時間保持低頭姿勢,對頸椎造成的壓力和傷害是巨大的,日積月累,容易引發(fā)頸椎疾病。 頭部的神經(jīng)大多來自頸部,如果脖子的肌肉或骨頭發(fā)生病變,周邊神經(jīng)就會發(fā)生異常變化,而這些異常變化會導致頭痛。如果你真的出現(xiàn)了相應的癥狀,建議盡快前往正規(guī)醫(yī)院檢查。
03 如何預防頸源性頭痛? 學會保護好你的頸椎 想要預防頸源性頭痛,除了減少低頭時長之外,還要加強頸部鍛煉并且學會肌肉放松。但頸部是人體***脆弱的部位之一,因此通過“***+安全”的方式進行鍛煉,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頸部。 1. 背部肌肉:靠墻肩外旋 準備動作:腳跟、臀、肩、頭貼墻,同時腰部距離墻體有一拳距離 動作要點:大臂緊貼身體,小臂及雙手向外打開去貼墻。全程保持腹部收緊 次數(shù):10次 2. 肩部肌肉:坐姿頸部拉伸 放松僵硬的斜方肌及其他肩頸連接處的肌肉 準備動作:坐在椅子上,抬頭挺胸,收緊腰腹,保持腰、背挺直 動作要點:(以左側(cè)為例)左手拉住椅面,右手放在頭部左側(cè),輕輕向右用力下壓。感受到肩頸拉伸的感覺就好,切忌用力過猛 時長:每側(cè)拉伸停留20秒左右 3. 頸部肌肉:頸部向后對抗 可以起到增強頸部肌肉的效果 準備動作:坐在椅子上,抬頭挺胸,收緊腰腹,保持腰、背挺直 動作要點:雙手交叉重疊于頭后。手輕輕向前拉,同時頭部需要進行后仰,對抗雙手前拉的力量 時長:20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