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腿腳不便非常容易滑倒,摔倒后容易出現(xiàn)髖部骨折,而髖部骨折對于老人來說這些是致命性的,被稱為“人生***后一次骨折”。據(jù)統(tǒng)計發(fā)生髖部骨折的老年人,一年內的死亡率可能會超過20%,***高甚至能達到 50%。 髖部骨折為何如此可怕? 年輕人坐個“大屁蹲兒”可能沒什么,但是對于本身就有骨質疏松癥的老年人來說,這種骨折是非??膳碌?。 老年人骨折后翻身和坐起十分困難,一旦長期臥床,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(tǒng)感染、泌尿系統(tǒng)感染、深靜脈血栓和褥瘡等并發(fā)癥,不論發(fā)生哪種并發(fā)癥都會危及病人的生命。 老年人髖部骨折后該咋辦? 老年人骨折,多數(shù)人都想的是“年紀那么大了,怕承受不了手術這么大的打擊」”所以,都愿意「不做手術」,或者是「能不做手術就不做手術」。 但其實,在符合手術指征的前提下,老年髖部骨折應優(yōu)選手術治療。 護理難度大:老年人長期臥床,需要在腿上穿過鋼針做牽引,***不能下床,大小便也要在床上。每一次挪動身體或者是翻身拍背都會引起骨折部位劇烈的疼痛。對病人和家屬都是一種折磨。 臥床時間長:一般髖部骨折通常要床邊牽引制動 2~3 個月甚至更長,患者常??嗖豢把浴?/span> 并發(fā)癥多:長期臥床壓迫臀部、腰背部會引起局部血供不良,產(chǎn)生褥瘡;長期制動會導致肌肉萎縮;肺炎、泌尿道感染等發(fā)生率也會大大增加,嚴重者危及生命。 治療效果欠佳:除少數(shù)骨折位置特殊,患者又積極配合的輕度骨折以外,多數(shù)患者的骨折容易畸形愈合甚至不愈合,影響以后的生活質量。 更有多個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老年髖關節(jié)周圍骨折的病人采取保守治療之后的死亡率接近 50%。 手術風險不大嗎? 其實,對于預防老年髖部骨折(股骨頸骨折、粗隆間骨折),除了預防骨質疏松,更重要的是防跌倒。 ***容易摔倒的7個時刻 一、著急接電話時 據(jù)統(tǒng)計,發(fā)現(xiàn)在臥室摔倒的老人,八成以上是因為著急去接電話。 聽到電話響時,老人不要著急接聽,要慢起、慢站、慢走。 二、起夜時 據(jù)臨床統(tǒng)計,老年骨折患者超半數(shù)是起夜摔傷造成的,究其原因,一是光線昏暗及錯誤的家具擺放,二是起夜時身體機能處于半睡眠狀態(tài),反應遲緩。 獨居老人起夜跌倒后不能被及時發(fā)現(xiàn),受傷甚至死亡的風險更大。建議老人裝一個小夜燈,將堆積在過道的報紙、電線等雜物清除,衛(wèi)生間放個防滑墊和扶手;腿腳不好的老人千萬別怕麻煩,起夜時盡量叫醒家人;睜眼后先在床上躺1分鐘,然后慢慢坐起,等1分鐘后,再將兩腳放在地上,這樣可防止腦缺血引起的摔倒。 三、洗澡時 老年人身體弱、平衡力差,多數(shù)還患有心臟病、高血壓等,如果浴室狹小、地面濕滑、溫度過高,很容易摔倒。 老人洗澡不宜超過15分鐘,浴室門不要反鎖,避免發(fā)生意外時耽誤搶救;老人洗澡時可以帶個防滑小板凳,坐著洗既省體力,又不用擔心摔倒;浴室地面應采用防滑瓷磚,并鋪放防滑墊,盡量安裝扶手或固定物,便于老年人保持平衡。 四、等車時 等公交車往往需要長時間站立、排隊,老人由于體力不支,關節(jié)不靈活,加上公交車進站時突然快速移動,人群擁擠,極易摔倒。 因此,老人外出***好隨身拿一根帶板凳的折疊拐杖;等候時不要一直坐著或站著,可在原地多活動活動關節(jié);公交車進站后,不要急于上車,避免和他人擁擠。 五、冬季外出時 冬季天冷路滑,穿得多活動不便,戴著圍巾、帽子視野受限,不能及時觀察路況,這些都會增加老人冬季外出摔倒風險。 建議老人走路速度不要太快,***好穿防滑鞋或運動鞋,切勿穿硬塑料底的鞋;在雪地上行走時,切忌提重物,雙手不要揣在兜里,可拄根拐杖來保持平衡;骨質疏松者應盡量減少在雨雪天外出,80歲以上高齡老人應盡量避免遠行,一定要遠行的,要有家人陪護。 六、服藥后半小時 老人在服用某些藥物后,血壓、意識、視覺、平衡力等會受到影響,增加跌倒風險。 一般來說,服藥后30分鐘至1小時是跌倒的高風險期,老人動作宜緩慢,盡量不要外出。
萬一摔倒,用手撐地 相對于臀部著地或一側身體著地,用手撐地給老人造成的傷害以及治療的難度要小得多。 如果摔倒的時候,用手撐地,往往損傷的是腕關節(jié),頂多導致尺骨遠端或橈骨遠端骨折。這種手臂骨折在護理上不需要臥床,而且康復訓練也容易做,更不會發(fā)生致命的并發(fā)癥